前幾天連續陰雨,一些太陽能熱水器就發脾氣“罷工”,不出熱水。不過,對于家住景觀花園的劉先生一家來說,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他家的熱水器用“空氣能”加熱,用不著“看天吃飯”。
“太陽能”難敵“空氣能”
劉先生住進景觀花園前用的一直是太陽能熱水器,那時他家熱水器每天的電費是幾塊錢,而現在只要幾毛錢。除了省電,小高層沒地方裝太陽能熱水器是讓劉先生選擇“空氣能”的主要原因,他說:“現在住的是小高層,確實沒地方放下太陽能的架子,和電熱水器比,‘空氣能’就比較劃算。”
不過較早的一些小區和郊區依然是太陽能的天下。筆者在城東新村看到,公寓屋頂排滿了各種太陽能,教場山附近的園丁新村也鮮有“空氣能”熱水器的用戶。滸山菜市附近一位住戶表示,沒有聽說過“空氣能”熱水器,他認為太陽能基本可以滿足生活需要了。“陰雨天要洗澡的話,要么用電,要么緩一兩天也就過去了。”
筆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經建成多個太陽能熱水器示范小區,農村普及度較高的也多為太陽能熱水器。博浪“空氣能”熱水器銷售處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太陽能熱水器基本可以滿足一般居民的生活,偶爾遇到缺水,也都將就將就過去了;而白領對生活品質要求高一些,“空氣能”更適合他們。
“空氣能”僅占十分之一
一個類似空調的室外機,一個保溫熱水箱,用水管和導線連接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空氣能”熱水器。然而,劉先生口中優勢十足的“空氣能”熱水器,其銷售情況卻并不樂觀。
美的“空氣能”熱水器銷售服務中心在慈溪有5年的銷售歷史,該中心負責人朱國炯提起“空氣能”熱水器銷售卻十分無奈:“2005剛開展業務,一年我們才賣了幾十臺。”直到后來,慢慢有一些中高層次的人開始接受“空氣能”。目前,他們一年銷售量數百臺。
據介紹,我市家用“空氣能”熱水器市場規模每年在1500至2000臺左右。市場雖然還不大,但“空氣能”行業競爭已經白熱化,僅慈溪從事“空氣能”銷售的專營店就有數十家之多。盡管“空氣能”熱水器近年來已有較快發展,但相對整個熱水器市場,僅占十分之一左右的份額。因為市場小,大型家電賣場基本放了棄“空氣能”熱水器。國美電器新城大道店銷售部馬經理表示,買的人少,“空氣能”很難經營。目前,該賣場太陽能熱水器還是市民的主要選擇。
“空氣能”為何難普及
通過對多家“空氣能”銷售處的采訪,筆者了解到,一個200升的“空氣能”熱水器,均價在8000元左右,而一般的太陽能熱水器均價只有2000至3000元。
“因價格比一般熱水器要高,所以用戶集中在市區中高檔小區。”朱國炯說,“比起2005年來,市民的接受度已經高了很多,但總體認知度依然不高。”
為推廣“空氣能”熱水器,政府對工程“空氣能”項目有一定的補貼,但家用“空氣能”尚無相關政策。市節能辦工作人員表示,家用“空氣能”除價格較高、認知度低外,高空水箱的安全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因素也影響著市場推廣。此外,“空氣能”適用南方冬季氣溫高于零度的地區,有一定的地域限制,當環境溫度低于零下時,“空氣能”熱水器就幾乎等于電熱水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