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空調企業快速崛起、做大做強,并以規模化、品牌化、全產業鏈化的優勢,推動中國成為全球空調產業的制造中心,確立中國在空調制造業中的優勢地位。
空調制冷大市場專家指出,以太陽能為代表的一大批低碳新技術、新產品在中國率先研發成功并上市銷售,最終借助全產業鏈下的規模化制造優勢快速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普及,悄然推動了中國從全球空調制造中心向全球空調技術創新中心的轉變,這還將直接提振中國在全球空調市場上的話語權和控制權。
實際上,作為家庭傳統高能耗產品,空調耗電量、節能水平多年來一直頗受非議,并屢次以“電老虎”的外在形象成為城市拉閘限電的主角。去年以來,國家推出“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首次對節能空調的銷售給予財政補貼,有效推動了國內節能空調的普及。不過,如何突破對傳統單一市電的依賴,借助當前在全球范圍內備受推崇、代表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清潔能源太陽能,從而為空調產業注入新的增長空間和發展動力,不僅成為以美的為首的中國空調企業關注和探索的方向,也受到了松下、大金等知名外企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太陽能光伏發電已從石化能源的“補充能源”轉換為“替代能源”,美國、歐盟等全球都在進行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開發利用。此前,太陽能光伏應用主要集中于光伏電站、太陽能照明等領域,在家電領域太陽能光伏發電利用幾乎為空白。據制冷快報記者了解,此前,松下、LG等外資企業已經推出了太陽能空調,但僅限于概念性產品,只是成為一些外資企業展示技術實力的裝飾品。
業內技術專家指出,太陽能技術在空調應用中的最大難點在于,空調對電能需求是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迅速變化,太陽能發電難以適應。同時,一些外資企業提出的通過蓄電池儲能解決空調用電供應問題,也因為產品造價高、電池壽命短等當作奢侈品消費,處于商業化應用的嘗試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