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高溫預警信號一個接一個,氣溫屢屢突破35攝氏度大關。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全程冷鏈”的生活——在家有空調;出門乘坐空調車、地鐵,工作單位的中央空調馬力強勁;下班后忙不迭地趕回家孵空調、看電視、上網……空調的廣泛使用讓現代人越發嬌氣,在戶外多呆一分鐘都不愿意。炎夏的“宅人”生活雖然清涼舒適,但卻隱藏著巨大的健康風險。“空調病”已經司空見慣,比之更可怕的是四大骨關節疾病。
“迷戀”電腦,“五十肩”提前來襲
朝九晚五的辦公室族,原本戶外活動時間就少,高溫來襲更是不愿意出門。在天氣宜人的春秋季節,三五同事常相約共進午餐,飯后再去單位周邊的商場逛逛,好不愜意。而炎夏的高溫預警信號則把人們擋在辦公室中,連午餐也是靠外賣解決的。
草草把午飯打發了,又沒有舒適的床褥可以小憩一會兒,自然就只能在電腦上尋求寄托了。于是乎,有的人在加緊完成上午未做完的工作;有的則瀏覽起了網絡新聞;有的迫不及待地去照看自己的“網上菜地”;還有的延續了以往的午飯后“血拼”習慣,徜徉于貨品豐富的網店……沒有陽光灼人、沒有汗流浹背,一切都以電腦為媒介輕松完成——人是舒服了,“五十肩”卻提前來襲。“五十肩”就是人們熟悉的肩周炎,以往多發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故得此名,如今卻越來越“青睞”三四十歲的職場中堅,甚至連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也無法幸免。
“五十肩”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在20年前,體力勞動者是高發人群,如今辦公室族卻成了重災區,這和長時間使用電腦脫不了干系。電腦是一種交互工具,鍵盤是必不可少的裝備。長時間保持敲擊鍵盤的姿勢,會使雙肩的骨骼肌肉停留在“固定”的位置,時間久了自然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長,新鮮血液無法流入、代謝產物難以排出,自然會誘發炎癥。不少人坐的椅子太低,相對而言鍵盤的位置就較高,需要“舉”著雙手去敲鍵盤,這更加劇了“五十肩”的癥狀。把椅子調高,鍵盤放低,使用電腦時讓雙臂自然下垂,這樣局部肌肉緊張度降低,能夠有效預防“五十肩”的發生。
長時間保持坐姿,腰椎病不請自來
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而“現代文明生活”卻讓人們站立和步行的時間越來越少。如果說人一天中有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那其余2/3時間中的絕大部分,就是在椅子上度過的,尤其是辦公室族。乘地鐵、公交常常是坐著,開車是坐著,操作電腦還是坐著……更有甚者,連去旁邊辦公桌接電話也懶得站起來,裝有輪子的轉椅一滑就過去了。表面看來,人處于坐姿是比較輕松的,事實上腰椎卻會承受較大的壓力。
如果取站立姿勢,為了保持身體平衡,人全身的肌肉會自動調節,使身體處于直立、“挺拔”的狀態。而一旦坐下來問題就來了,尤其是坐寬大的軟椅,很多人馬上東倒西歪,各種姿勢怎么舒服怎么來。其實這樣的舒服是短暫的,作為人體中軸和“屋脊”的腰椎受力不均衡,再加上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局部的椎間盤等軟組織會因受壓、血液循環不暢而出現腫脹,嚴重時甚至向外突出壓迫神經,于是腰痛、腿麻等癥狀就出現了。
很多遭受腰椎病困擾的人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按摩上,指望它能放松筋骨、緩解疼痛。而這在專業骨科醫生看來,卻是很不可取的。不符合醫學原理的隨意按摩,不僅無法改善癥狀,甚至還會損傷神經,嚴重的還有可能導致癱瘓。因此,腰椎病患者在進行全面影像學檢查,如X光片、CT的基礎上,可選擇微創外科療法,才是正確的應對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