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網為您提供活塞式壓縮機、公司集銷售、安裝、維修一體式服務,歡迎前來選購活塞式壓縮機。
制冷網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活塞式壓縮機安裝,那么活塞式壓縮機要怎么安裝呢?
1 安裝前的準備
1.1 安裝前應具備下列技術資料:
a. 產品出廠合格證;
b.產品總圖、主要部件圖、產品使用說明書等。
1.2 安裝前應對周圍環境進行清理,必須保持安裝環境清潔、干燥。應避免有害塵埃及腐蝕氣體的影響。
1.3 安裝前按有關土建基礎施工圖及壓縮機產品技術資料,對基礎標高位置進行復測檢查。其偏差應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4 安裝前對基礎進行外觀檢查,不允許有較明顯的裂紋、蜂窩、空洞、露筋等缺陷.
1.5 壓縮機主機部分經過制造廠全部組裝,試運轉后出廠?,F場安裝的質量,應保持原有出廠時的裝配質量。
1.6 壓縮機在出廠時進行了全部油封,用戶在安裝前必須清洗。而氣缸、活塞、氣閥、填料等件應用四氯化碳或其它清洗劑清洗干凈,徹底擦干、吹干,清洗后放在清潔的地方。
1.7 安裝過程中需要起重工具、裝卸工具、水平儀還有墊鐵。墊鐵分平墊鐵和斜墊鐵,材料為普通碳素鋼,用戶應準備齊全。
2 壓縮機主機的安裝
2.1 壓縮機基礎表面應進行鏟麻處理,麻點應分布均勻, 深度不宜小于10mm。機身、中體就位前,應將其底面上的油污、泥土等臟物清除凈。機身、中體安裝宜采用墊鐵安裝,每組墊鐵(平墊鐵和斜墊鐵)不應超過四塊,其中僅允許有一對斜墊鐵。安裝后用0.05mm塞尺檢查時,允許局部有間隙,但塞尺插入深度不得超過墊鐵總長(寬)的1/3。墊鐵與基礎應均勻接觸,接觸面積應達
50%以上,各墊鐵組上平面應保證水平度和同標高。每個地腳螺栓兩側的墊鐵位置應盡量靠近?;A平面及地腳螺栓孔清理干凈后,將機身地腳螺栓放入螺栓孔中的隔離套管內并與錨板正確連接。機身在基礎上就位后,用水平儀通過主軸孔找機身縱向水平,通過中體滑道找機身橫向水平,其偏差不大于0.05mm/m,對稱均勻地緊固地腳螺栓,橫向和縱向水平保持不變。上述調試完畢后,把機身的墊鐵組點焊成一整體,進行二次灌漿,灌漿應連續進行,對上面的精度進行復查校正。
2.2 曲軸、連桿、十字頭出廠時進行油封防銹,安裝前應徹底清洗干凈,曲軸、連桿、十字頭上的油孔、油槽應保持暢通、清潔。主軸承、連桿大頭瓦與主軸頸、曲柄銷的良好接觸及徑向間隙是靠精密的機械加工保證的,在緊固螺栓擰緊的條件下,其間隙值應符合“壓縮機主要配合部位裝配間隙表”的規定。軸瓦精度高,一般不允許刮研,在接觸不良(少于90°),應通過換軸瓦來達到,個別也可以對軸瓦進行局部微量刮修。十字頭與連桿連接后,應用塞尺在十字頭與滑道全行程的各個位置上測量間隙,并符合“壓縮機主要配合部位裝配間隙表”的規定。曲軸就位后,應在主軸頸上復查軸向水平,其允許偏差應不大于0.1mm/m,并應保證軸頸底部與軸瓦接觸良好,十字頭滑履與中體滑道徑向間隙均勻,并符合規定值。
2.3 氣缸的安裝:安裝氣缸應以中體滑道軸心線為基準,找各列氣缸的中心線,同軸度允差符合間隙表中規定,氣缸的傾斜方向應與中體滑道傾斜方向一致,若出現方向不一致時,應查清問題??赏ㄟ^調整氣缸支承和刮研氣缸與接筒,接筒與機身的接觸面來調整校正,嚴禁用加偏墊、螺栓預緊力不均或借助其它外力等不正確的方法校正。氣缸各連接螺栓應對稱,均勻地緊固。氣缸的支承應接觸良好,受力均勻。
2.4 填料的安裝:安裝前必須徹底清洗填料的各零部件,保證無油垢和其它臟物。正確安裝各填料密封室,保證冷卻水路暢通,正確調整密封環等在密封室的軸向間隙。
2.5 活塞的安裝:
2.5.1 制造廠出廠時,活塞體與活塞桿已按規定進行連接緊固成一體,用戶在現場安裝時,不需解體和重新組裝。安裝活塞環、支撐環時,活塞環、支撐環在槽內應自由活動,活塞環有不同切口應交叉裝配。檢查活塞環與活塞環槽,活塞與氣缸的止點間隙,活塞體與氣缸的徑向間隙,其應符合間隙表規定的數值。裝活塞部件時,活塞桿尾部應涂潤滑油并裝上填料護套。穿過填料與十字頭聯接后,再檢查十字頭間隙,活塞間隙的變化情況及連桿左右擺動的靈活情況。
緊固活塞螺母時,必須用隨機所帶工具電加熱棒,不得用其它工具強行擰緊螺母.
2.5.2 活塞桿與十字頭采用液壓連接,其安裝緊固程序如下:
(1)安裝調整步驟:
a. 將壓力體、密封圈、環形活塞、緊固螺母組裝后裝入活塞桿尾部與活塞桿臺肩靠緊,并將緊固螺母退至與環形活塞平齊位置。
b. 將調節環旋入螺紋內圈上,使其徑向孔對準螺紋內圈上任一螺孔,并擰入螺釘裝于活塞桿尾部。
c. 將止推環(兩半)裝在活塞桿尾部外端,用拉緊彈簧箍住。
d. 盤車使十字頭移動將活塞桿尾部引入十字頭頸部內,用棒扳手擰動調節環使螺紋內圈旋入十字頭螺紋孔內,直至調節環與十字頭頸部端面接觸,然后將緊固螺母旋緊至十字頭頸部端面。連接過程中應防止活塞轉動。
e. 盤動壓縮機,分別用壓鉛法測量前后止點間隙,其數值應符合“壓縮機主要配合部位裝配間隙表”的規定。
f. 當前后止點間隙偏差較大時,應重新進行調整,旋松緊固螺母,旋出螺紋內圈,拆卸螺紋內圈上的螺釘,按需要的調整方向調整調節環,使其開口對準另一螺孔重新擰入螺釘,再次將螺紋內圈及緊固螺母旋緊,并測量活塞止點間隙,可重復調整直至止點間隙符合規定。
g. 活塞前后止點間隙合格后,應退出緊固螺母,將螺紋內圈上螺釘拆卸涂上厭氧膠后擰入,最后旋緊緊固螺母。
(2) 液壓緊固步驟:
a. 將隨機出廠提供的手動超高壓油泵的軟管與壓力體上接口相連。
b. 掀動油泵手柄,使油泵壓力升至150MPa(不得超過此壓力值),在油壓作用下環形活塞和壓力體分別壓向螺紋內圈和活塞桿肩部,迫使活塞桿尾部發生彈性伸長變形,此時緊固螺母與十字頭頸部分開,再次用棒扳手旋緊緊固螺母,緊固時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棒扳手,以保證緊固螺母與十字頭頸部端面接觸貼實,然后卸壓,即完成第一次液壓緊固。
c. 第一次液壓緊固完成后,活塞桿尾部應在初始伸長狀態下保持1小時,再進行第二次液壓緊固。仍以150MPa壓力與第一次相同方法進行。
d. 第二次液壓緊固完成后,活塞桿在繼續伸長狀態下保持1小時后,再進行第三次液壓緊固。仍以150MPa壓力與第一次相同方法進行。卸壓后即完成液壓緊固工作,全部完畢可投入使用。
壓縮機檢修需拆卸活塞桿時,用超高壓油泵釋以150Mpa壓力,用棒扳手將緊固螺母松開,即可拆卸活塞桿,液壓連接無論是緊固和拆卸時,其油泵操作壓力均不大于150Mpa。
2.6 刮油器安裝時注意刮油環刃口方向不得裝反,當采用單向刮油環時,其刃口應朝向機身方向。刮油環組與刮油盒端面軸向間隙值應符合0.05-0.10mm。
2.7 氣閥的安裝:全面清洗氣閥的每個零件,注意保護氣閥的密封面,組裝氣閥時,應檢查閥片升程,使氣閥部件完整無缺,連接螺栓要擰緊,嚴禁松動,注意吸排氣閥的正確安裝,不要裝錯。
3 主電機的安裝
首先對電機基礎進行檢測,核對,應正確無誤,然后對電機主軸和壓縮機主軸聯接尺寸進行全面核對,并按電機制造廠說明書的規定安裝。壓縮機主軸與電機主軸的同軸度以壓縮機主軸為基準,可調節電機墊鐵來實現,其同軸度不應大于φ0.05 mm,符合規定后用螺栓將聯軸器聯接緊固。
4 其它零件的安裝
其它零部件為一般性安裝,應以隨機帶的圖樣為根據,注意各部件的相對正確位置。
5 輔機和管路的安裝
5.1 輔機出廠前都有竣工圖,并帶有全部試驗結果的合格證明書,所以在安裝前可不進行水壓試驗,但在發運過程中如有損壞或超過保管期。在安裝前應重新作水壓試驗。
5.2 管路安裝應根據產品隨機出廠資料中的管路圖或工程設計部門的配管施工圖進行。
5.3 機組配管所需的管路支架應有可靠的穩定性及一定的抗振能力,管路的支點應選擇適當。
5.4 進行氣體安全閥開啟壓力的標定,開啟壓力應符合本產品說明書中的規 定,安全閥標定后,應正式鉛封。
5.5 管路安裝的有關技術要求,應遵循國家或專業有關“高、中、低壓管道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標準的規定。
5.6 機身油池及油循環系統中的過濾器、冷卻器、閥門、管件、法蘭等應徹底清洗干凈。
5.7 油管不允許有急彎、折扭和壓扁現象,油管連接后注意在機體適當位置上加以固定。
5.8 氣管路系統試壓,采用閉路循環方式,試壓前對系統中全部設備、連接管路、測壓接頭及測溫接頭作密封性檢查;所有可能積垢部位都應清理干凈。
6 測量控制儀表的安裝
6.1 測量控制儀表應按產品隨機出廠資料中的儀表管路圖及控制測量儀表一覽表”進行安裝。
6.2 安裝前應仔細閱讀各種儀表的使用說明書,了解掌握其安裝調整使用要求。
6.3 對于監控儀表,在安裝時應進行校驗,并按隨機出廠資料的“控制測量儀表一覽表”中給定的設定值進行調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