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是制冷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件,在使用過程中如何減少冷凝器的危險因素,如何防止冷凝器腐蝕呢,這是很多的人關心的問題,下面制冷網詳細的給大家介紹。
冷凝器可能存在的危險如下:
可燃組分
主要是乙炔等碳氫化合物,乙炔最為危險,在液氧中的溶解度很低(5.6×10-6mg/L),很容易以固態析出并引發爆炸。
強氧化劑
液氯為強氧化劑。
堵塞組分
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分和氧化亞氮,尤其是氧化亞氮,日漸引起關注,他們結晶析出后,堵塞主冷通道,會引起主冷“干蒸發”和“死端沸騰”,造成碳氫化合物濃縮、積聚、析出,引發主冷爆炸。
引爆因素
a.固體雜質微粒的機械撞擊引爆乙炔微粒等摩擦、液氧沖擊。
b.靜電,如二氧化碳微粒達到(200~300)×104ppm時,可產生靜電,電壓達3kV。
c.化學敏感性特強的物質(如臭氧和氮的氧化物)。
d.氣流沖擊、壓力沖擊、氣蝕現象引起的壓力脈沖,引起溫度升高引發爆炸。
冷凝器防止腐蝕方法
冷凝器的材料一般以碳鋼、不銹鋼和銅為主,其中碳鋼材質的管板在作為冷卻器使用時,其管板與列管的焊縫經常出現腐蝕泄漏,泄漏物進入冷卻水系統會造成污染環境及物料的浪費。
冷凝器在制作時,管板與列管的焊接一般采用手工電弧焊,焊縫形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凹陷、氣孔、夾渣等,焊縫應力的分布也不均勻。使用時管板部分與工業冷卻水接觸,而工業冷卻水中的雜質、鹽類、氣體、微生物都會構成對管板和焊縫的腐蝕。研究表明,工業水無論是淡水還是海水,都會有各種離子和溶解的氧氣,其中氯離子和氧的濃度變化,對金屬的腐蝕形狀起重要作用。另外,金屬結構的復雜程度也會影響腐蝕形態。因此,管板與列管焊縫的腐蝕以孔蝕和縫隙腐蝕為主。從外觀看,管板表面會有許多腐蝕產物和積沉物,分布著大小不等泡。以海水為介質時,還會產生電偶腐蝕。雙金屬腐蝕也是管板腐蝕的一種常見現象。
針對冷凝器防腐問題,西方國家多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的方法進行保護,其中應用最多的是美嘉華技術產品。其具有優異的粘著性能及抗溫、抗化學腐蝕性能,在封閉的環境里可以安全使用而不會收縮,特別是良好的隔離雙金屬腐蝕和耐沖刷性能,從根本上杜絕了修復部位的腐蝕滲漏,為冷凝器提供一個長久的保護涂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