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博弈 空調價格爭論升溫
空調銷售旺季還未到,但隨著天氣漸熱,今年空調價格是漲是跌的爭論逐漸升溫,令普通消費者摸不著頭腦。空調生產原材料的急速上漲似乎預示著空調價格的上漲已成定局,可家電賣場之間的激烈競爭、大單采購壓價又似乎能消化掉成本上漲壓力、保持價格走低。
本月初,蘇寧發布行業白皮書,稱今年空調價格整體將上漲約10%,隨后,國美發布2010年空調趨勢報告,稱今年國內空調價格將持續下降,降幅為10%,空調價格走勢一時間陷入迷局。
原材料漲價是不容忽視的事實,較2009年初,銅價2009年底的漲幅就已超過了100%,而鋁的價格也上漲了60%,加上節能補貼或取消或削減的預期、壓縮機供應緊張及人工成本的增加,蘇寧預測今年空調價格走高理由充足。國美的空調降價論底氣也頗足,有信心通過大單采購、上游壓價、下游市場競爭等實現在原材料上漲壓力下的價格下降。
“從目前來看,家電賣場促銷力度最大的就是空調,好像還沒有看到漲價的跡象。”新房裝修完,一直在關注家電價格的市民小周表示。
確實,自入春以來,家電賣場之間的空調價格戰就交相上演。3月26日至28日,在濟南,蘇寧組織空調萬人專場團購會,最低折扣可達4.9折;國美提前造勢,聲稱4月3日清明節假期買空調可全城盡享滿1000元返300元優惠。目前的市場形勢一方面表示大單采購壓價完全可行,另一方面顯示賣場之間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的價格戰也一觸即發。
今年,高能效空調將成為市場主流成為各方共識,從整體價格上看,高能效空調價格較之低能效空調價格要高,隨著6月1日《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正式實施,高能效空調市場占有率將大幅上升,勢必拉高整體市場均價,但是生產規模的擴大也將帶來規模效應,拉低原本價格。同時,現有二級及以下能效產品退市前的拋售將帶來空調價格的低谷。
由于各方力量的博弈,今年的空調市場增添了不少變數,但總體來看,由于產品升級換代,市場整體均價將會被拉高,但對消費者而言,今年仍能享受到低價位的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