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菜價、油價、棉價紛漲的背景下,家電市場價格戰依然不斷,降價的聲音此起彼伏。銅、鋼等原材料價格不斷走高,家電能效等級陸續在各品類產品上實施并逐步提升入市門檻,產品高端化趨勢明顯等因素都將家電企業推向了漲價通道,然而“漲價”在家電領域仍是一個禁忌詞。進入家電賣場,人們在更多情況下看到的還是降價促銷的字眼。那么進入2011年,家電產品的價格究竟是漲還是跌呢?
漲價的理由已足夠
高端化趨勢等促家電結構性漲價。
剛剛過去的2010年,在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家電產品出現結構性升級。在空調領域,新能效標準實施,空調能效入市門檻提升,企業在完成產品能效升級的同時,還將主流產品型號鎖定在新1、2級能效產品上。
在冰箱、洗衣機產品上,高端化趨勢明顯,三門、多門、對開門冰箱加速普及,滾筒洗衣機、高端波輪洗衣機市場份額不斷攀升。各家電企業紛紛加大中高端產品的生產比例,2010年前三季度三門、多門、對開門冰箱的零售額份額上升到48.5%;滾筒洗衣機的零售額市場份額接近四成。
家電原材料價格在變化中總體上漲。今年1月4日,滬銅指數最高升至72380元/噸,而在2010年11月30日,這一指數為62609元/噸。家電用鋼的價格近期依然維持上漲趨勢,“我的鋼鐵”研究員張鐵說:“2010年,家電用鋼的價格整體呈現上漲趨勢,近期價格還將漲幾天,預計接下來會小幅下跌直到春節,春節后將繼續上漲。”
此外,人力成本的增長、人民幣匯率變化帶來的壓力,都讓家電企業有了漲價的足夠理由。那么2011年家電產品的價格是否會漲字當頭呢。
慎言的“漲”字
成本提升壓力下的漲價趨勢,被家電企業慎言。
進入新的一年,除了2010年已經出現的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之外,更多的因素讓家電企業“不漲”阻力加大。
一位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可能會在2011年進一步調整,大幅布局高能效空調生產線的企業,不太可能掉過頭繼續生產低能效空調,而進入加速普及通道的變頻空調也呈不可逆轉之勢。企業沒有了高能效空調補貼,就相當于生產成本提高。
格蘭仕集團助理總裁陸驥烈告訴記者:“除了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之外,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研究經費的投入也會加大,轉型成本會提升。此外,渠道,尤其農村市場渠道的建設成本會提升。這些都是推高企業生產成本的因素。”
不過,當記者問及對今年家電價格的預測時,多家企業在回答這一問題時都十分慎重。分析了內外部環境帶來的成本提升壓力后,一些企業在慎之又慎的態度下,透露了家電價格整體上升的趨勢。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1年,提升產品成本的趨勢延續,行業總體價格難免出現上升態勢。”
但是,緊接著,各大企業的負責人都表態,這并不等同于簡單意義上的漲價,同時企業也將努力控制成本,不輕易漲價。
陸驥烈表示:“格蘭仕不主張把增加的成本直接轉給消費者,我們反對直接提高產品價格,而是希望推出更多價格區間產品,適應不同消費者需求;提升產品附加值,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便利。”
